全是恩典

在美國伊利諾州皮奧里亞市(Peoria)恩典長老教會主任牧師、美國密蘇里州聖約神學院榮譽院長 Bryan Chapell 的著作Unlimited Grace:The Heart Chemistry that Frees from Sin and Fuels the Christian Life(中譯《無盡的恩典》)中,記載着一則古老寓言,我略作修改如下:

「從前某天,有一位國王從王宮的窗戶往外觀看,看見其一位年紀尚幼的兒子在遠處的田間採摘鮮花,孩子用皇室專用的絲帶把鮮花束在一起。國王看見便展露微笑,因為這種絲帶象徵獻禮給國王,為要討王喜悅。然而,國王注意到小王子不單採摘鮮花,因年紀還小未懂辨別,把常春藤、蒺藜甚至雜草也一併收在花束裏。於是,國王吩咐其長子去幫助弟弟,他吩咐長子說:『你到御花園去採摘一些花卉,當弟弟來到時,你靜悄悄地將弟弟的花束中不配放在王宮的東西除掉,換上御花園的花卉,使花束配得放在王宮裏。』大王子遵照父王之命,當弟弟回宮時,迅速地把花束中的常春藤、蒺藜和雜草拔掉,換上御花園的鮮花,再以皇室專用的絲帶束上。小王子帶着燦爛的笑容,拿着花束獻給國王,說:『父王,這美麗的花束是我給你預備的。』當小王子細看花束,發現有所不同,後來他才知道是因着父親的恩典,他才能獻上得蒙悅納的禮物。」

據 Chapell 考究,這寓言可能出於11世紀的意大利神學家安瑟倫(Anselm)、中世紀的聖法蘭西斯(Francis of Assisi)或12世紀的法國修士聖伯納(Bernard of Clairvaux)之手,確實出處未能確定。無論如何,寓言中的國王及其長子顯然是指父神及耶穌基督。我們得救是本乎恩(弗二8),全然是神的恩賜,這毋庸置疑,絶大部份信徒都相信。然而,我們能夠行成聖之路也是恩典,能夠獻上自己為神所悅納,也是神的恩典。(加二20、林後四7)我們不用努力嗎?不是的,我們要竭力成聖,但一切仍端乎神的恩典,這是一種吊詭的真實。恩典的觀念,帶領我們進入全然倚靠神的領域,在靠賴中努力不息,轉化心靈,改造生命。在今天「感恩」已淪為口頭禪之際,我們倒要反省,是否已盡心竭力、忘我捨己地活出「全是恩典」的生命?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9月2日

時間、時刻和時機

在新約聖經,有幾個常用來描述時間的字眼,這幾個字的意義固然有重疊,卻也有不同。第一個字是「chronos」(希臘文的英語拼寫),一般英譯「time」或「season」,中譯「時候」(約七33,新漢語譯本此節譯「時間」;羅七1)、「日子」(可九21;徒十五33)、光陰(彼前四2)等。這字的普遍意思是指一段時間(time period),如一個月或一年。第二個字是「hora」,一般英譯「hour」或「time」,中譯「時辰」(太廿四50,新漢語譯本此節譯「時刻」)、「某時」(啟九19,新漢語譯本此節譯「某個時刻」)、「時候」(約二4;五25;十二23)等。這字可指某個時刻(moment),在約翰福音尤指耶穌在十字架上得榮耀的時刻。第三個字是「kairos」,一般英譯「time」或「opportunity」,中譯「時候」(林前四5)、「日期」(羅五6,和修版此節譯「時刻」;弗一10,和修版此節譯「時機」)、「機會」(加六10、來十一15)、「時機」(弗五16,新漢語譯本及和修版;和合本此節譯「光陰」)等。這字可指機遇或時機(opportunity),我們需要好好把握,以免令神失望。(除另有所指,上述經文皆摘自和合本聖經。)

神創造時間,掌管歷史進程,在時間洪流(chronos)之中,神定意在某些時刻(hora)彰顯祂的作為,其中最大的作為莫過於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得着榮耀。神也在我們生命中某些時刻作奇妙的工作,您有沒有在意?有沒有把握時機(kairos)作合神心意的回應?神令您失去,可能要您更倚靠祂;神讓您遇到苦難,可能要熬煉您更有信心。我們要把握時機信主,要把握時機竭力成長,要把握時機服侍主、服侍人,時機稍縱即逝,您有沒有好好把握?保羅鼓勵我們:「你們要謹慎行事,不要像無知的人,要像智慧的人。要把握時機,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。不要作糊塗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」(弗五16-17)在現今邪惡的世代,我們要把握每一個機會明白主的旨意,謹慎行事,這才是主所喜悅的智慧人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9月9日

主日

昨天早上六時起床,趕船往澳門一教會證道,崇拜後約了一弟兄午膳,探討銀行團契在澳門開拓一些事工的可行性,回家後已是傍晚時分。雖然有點累,但回望神整日所帶領和祝福的事奉,感恩不已,如此度過主日,最好不過。今天我們記念主日,在主日聚集敬拜,我們不守猶太教的安息日,卻可借用安息日的意義來過主日。神用六日創造天地,第七日祂歇了一切的工,安息了。神定安息日為聖日 (創二2)。十誡中的第四誡要求以色列人記念安息日,守為聖日,在那日無論何工都不可做 (出廿8-11)。究竟守安息日有甚麼意義呢?

有些人根據出埃及記第三十一章17節,推斷神經過了六日的創造工作,祂疲倦了需要「安息舒暢」,需要休息,所以在第七日便停工歇息。這完全是錯誤的臆測。因為神創造萬物,說有就有,命立就立,根本不費吹灰之力,何來疲乏困倦?(賽四十28) 安息不等同休息,根據聖經,安息的意義不在於恢復體力或玩樂鬆弛。當天地萬物都造齊了,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(創一31),祂便停下來,欣賞祂美好的創造。所以,對於基督徒來說,「安息日」是一個分別出來的日子,是一段分別出來的時間,放下日常的工作或世務,刻意察看、思念和欣賞神美好的作為,因神在我們的生命和所存在的世界皆有其美善的旨意和作為。當我們看到神美好的作為的時候,我們不期然會向神感恩和彼此慶祝。因此,在「安息日」並不是任何事情都不作,反而是刻意去操練:欣賞神的作為、感謝神的恩典和慶祝神的賜福。感恩和慶祝可以包括有行動的回應,例如集體崇拜、事奉、行善助人等。我們守「安息日」(即記念主日),並不是為了遵從一條律例,乃是去數算和經歷神的恩典。畢竟,主耶穌教導我們,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」(可二27)。明白了安息日的意義後,您會否以不同的心態參加主日崇拜和度過主日餘下的時間呢?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9月16日

一生何求?

已故歌手陳百強的名曲《一生何求》中,說到「一生何求,迷惘裏永遠看不透」,人生匆匆數十載,究竟追求什麽才有意義?對很多人來說,耗盡一生去追求成就,包括學歷、財富、權力、榮譽等,須知這些都帶不走,終會失去。又有一些人不屑爭名逐利,一生追求人際關係上的建立,沉醉於親情、友情、愛情的滿足,須知這些也帶不走,也終會失去。再有一些人目光清晰一點,捨棄身外物,追求內心平安,於是操練冥想、打坐,甚至離羣索居或尋求宗教慰藉,行得通嗎?須知這些可能帶來一時平靜,卻難享真正平安。一生何求?

有人說:「不求財富無數,只求夠用就好。」又說:「不求朋友成群,只求知己一人。」又說:「不求大權在手,只求平安在心。」這些都是可取的智慧之言。但知易行難啊!如何做到?關鍵在於是否認識創造和救贖我們的主耶穌基督。聖經說:「其實,敬虔加上知足就是大利。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麽到世上來,也不能帶什麽去;只要有衣有食,我們就該知足。」(提前六6-8)聖經教導我們對物慾要知足。耶穌說:「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,因為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;但我稱你們為朋友,因為我從我父所聽見的一切都已經讓你們知道了。」(約十五15)有主耶穌成為我們的知心友,是人生莫大的滿足和福氣。耶穌又說:「我賜下平安給你們,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。我所賜給你們的,不像世人所賜的。你們心裏不要憂愁,也不要膽怯。」(約十四27)主耶穌賜我們世界不能給予的真平安,使我們能過信而無懼的人生。

若我們雙手握滿成就和人際關係,還能擁抱其它嗎?唯有放手,放下那些看似寶貴卻沒有永恆意義的東西,才能盛載主耶穌所賜予的豐盛。一生何求?就是認識、信靠和追隨這位創造和救贖我們的主宰 — 耶穌基督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9月23日

合理並不是真理

多年前,有一次在小組帶查經,查考「進葡萄園做工」的比喻(太廿1-16)。比喻中提及園主在清早六時、上午九時、中午十二時、下午三時和五時出去請人進葡萄園工作。到了晚上,園主出糧,卻從後來的起,到先來的為止,每人都得一個銀幣,明顯是同酬不同工;更甚者,園主要讓先來者看見,有點「撩交嗌」的意味。小組中有一位未信者是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,立即表示該園主是個非常糟糕的管理者。該組員的評論看似是合理的,卻非真理,我們都知道比喻中的園主代表神,神絶非糟糕的管理者。聖經真理中有不少看似不合理的地方,卻蘊含永恆的真理,我們務要細心查考。從人有限的邏輯思維去看,真理不一定合理,好像耶穌基督道成肉身、救贖罪人是極不合理的,卻是我們信仰中的核心真理。我們要開放心靈,放下固有想法,接受彷彿不合理的真理。

處理「真理不一定合理」,已然甚難;處理「合理並不是真理」,可謂更難。在職場,苦待下屬的上司比比皆是,下屬在背後回敬幾句,實屬合理,俗語有云:「你做初一,我做十五」,以言語而不以行動「回禮」,已算「俾面」。以眼還眼,以牙還牙,是合理之舉,卻非真理(太五38-42)。在社會,「先敬羅衣後敬人」,我們會憑外觀斷人,因而耗費大量資源於外貌與衣裝上,是合理的,卻非真理,因神看人不像人看人,人是看外貌,神是看內心(撒上十六7)。若我們費神搞好外觀,應花更多心力培植屬靈品格。在後現代社會,我們熱切追求自由,這是合理訴求,「不自由,毋寧死」,卻漸漸演變成追求無界限的絶對自由,內裏其實是自我中心作祟。真理是:我們從罪裏得了釋放(自由),卻作了神的奴僕(羅六22)。奴性是需要的,關鍵是服役於誰?

我們的文化傳統,塑造出一大堆合理的價值觀,但合理並不是真理,正常不等於正確。唯靠聖靈和聖經的引導,不愛世界,撥亂反正,才能活出合神心意的人生。

 

陳啟興牧師
2019年9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