祂必興旺,我必衰微
上週六銀行團契聚會結束後,歸家途中,得悉資深演員吳孟達因病離世,有點傷感,因為他的演出陪伴着我成長。回家後,太太也表示傷感,甚至連我的大兒子也有同感,因他常常看吳孟達的電影。吳孟達從影40年,參演過逾百齣電影,卻從未當過男主角。不過,因他演得活靈活現,令人印象深刻,有時鋒芒更蓋過主角,可謂最強「綠葉」。吳孟達與周星馳是「神級」配搭,吳孟達一方面發揮自己搞笑的本色,另一方面襯托着周星馳,造就了一位極其成功的喜劇演員。據一位知名導演分享:「吳孟達不但自己成功演繹角色,他難得之處,是能提升對手,令對手演得更出色、更成功。」吳孟達是很專業的演員,據說他很喜歡把已故中國演員、導演鄭君里所著的《角色的誕生》送贈後輩,藉此提升演技,可見他是不甘平庸的演員,不斷砥礪精進。吳孟達不是基督徒,我也只是在銀幕上認識他,但他的生命卻有藉得借鏡之處。
我欣賞吳孟達的專業,不斷求進。我們應反思,我們是否「專業」的基督徒?我們在很多範疇都不甘平庸,卻偏偏對屬靈生命的要求不高,有時得過且過,只交行貨。彼得一語中的:「你們要分外地努力。有了信心,又要加上德行;有了德行,又要加上知識;有了知識,又要加上節制;有了節制,又要加上忍耐;有了忍耐,又要加上虔敬;有了虔敬,又要加上…..」(彼前一5-8)我們要格外努力,不斷「加上」,成為合神心意的基督徒。我更欣賞吳孟達的「綠葉」心態和角色,所作的為了成就他人。我們應反思,在我的生命中,誰是主角?不是自己,是耶穌基督!我是配角而已,為要成就神的美意,榮耀祂!我們有時掉轉了,耶穌基督淪為配角,只為配合我所籌算的人生而設。施洗約翰說:「他必興旺,我必衰微。」(約三30),我們要甘於衰微,不必介懷,所追求的只是神得榮耀,這是顛覆自我的心態,卻是真理。值得深思,我們甘於衰微嗎?我們現在所作的,是在興旺誰?
在歷世歷代的教會中,很多主內先賢的生命激勵我們,成為我們的生命榜樣。然而,一些教外人的生命特質也值得參考。吳孟達的專業與「綠葉」精神,頗堪借鏡。
陳啟興牧師
2021年3月1日
從創造看召命
唸中學時,要上設計與工藝科(Design and Technology)。有一次,我把一塊鐵切割成數吋長的劍狀,打磨後塗上防銹物料,製造成一個劍狀紙鎮。這把「劍」不能作武器用以攻防,作紙鎮就合適,發揮其最佳功效,因為這是製造者的本意。汽車造出來用以代步,若用來儲糧,效果必差;電話造出來用以通訊,若用來禦寒,效果必差;因為製造商製造物品時必有其目的,這目的也賦予了該物品的存在意義。
同樣,神創造人,必有其目的,這目的成了我們的召命,也賦予我們一生的意義。若我們不按這創造本意而活,我們一生的果效必差。已故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教授楊錫鏘牧師在其著作《召命 — 以生命回應神的召喚》中強調從創造的原意看召命,「要明白神對我們人生各個範疇的呼喚,認識祂對我們生活、工作、事奉、感情…..的召命,簡單來說就是了解聖經教導我們如何做人,應該從聖經有關創造的論述入手,因為我們都是神的創造,我們的人生是由神所造成,這個世界也是由神所創造。」(23頁)「我們都是受造之物,必須弄清楚神創造我們的心意,回應祂的召喚。」(29頁)神創造我們,要我們愛神(申六5)、謹守祂的吩咐(申廿六18)、過聖潔生活(彼前一15)、愛人如己(太廿二39)、使人作主門徒(太廿八19-20)、傳福音(林前九16-17)、行公義(彌六8)…..等等,這是創造原意,我們不應問「要不要做?」,而是問「如何做?」。翻閱聖經,上述清單長若江河,信主的人生豈非十分沉重?不是的,活出創造主的美意,不但自己蒙福,也能榮神益人。神與我同在,祂的恩典夠我們用。
吳孟達是我欣賞的演員,但他的座右銘「人生最緊要的是快樂」我並不認同,這是自我中心的價值取向。我們為神所創造,蒙神的大愛救贖,我們的人生觀應以神為中心,祂的召命就是我們的生存意義和價值。耶穌基督自我犠牲,呼召我們從自我中心轉為以祂為中心的人生。於我們來說,這不是容易的抉擇,卻是智慧的抉擇。
陳啟興牧師
2021年3月8日
從立約看召命
大部份人都有立約的經驗。若租房子,要簽租約;若結婚,要簽婚約。在職場,我們一般要簽僱員合約,合約界定了我們的工作範圍,定義了我們的職務。我們不會隨便違約或毁約,因為後果可大可小。同樣,神與我們立約,定義了我們的身分,讓我們知道在世上的召命。從創造原意看召命,我們有時還可狡辯,推搪未識創造主的心意。從立約看召命,約的內容清清楚楚,我們實無可推諉。我們要尊重約所賦予的召命,竭力兌現,因為後果較違返地上契約嚴重得多。
「約」(covenant)這個字源於拉丁文「con venire」,意思是「走在一起」,其含義是兩個人或群體走在一起,共同協議遵守某些權責。舊約中希伯來文的「約」字出現了約280次,新約中希臘文的「約」字出現了約30多次,這約若用於人際關係,通常是雙邊協議,共同制定和履行雙方的權責,這約若用於人神關係,則是不同模式。神與人立約,是由神主動提出,約的內容亦由神決定,人無容置喙,約的執行亦由神來擔當。可以說,神與人立約,不是對等的雙邊協議,是「不平等」的,但這種「不平等」不是不平等地對人不利,乃是不平等地對人仁慈。
約賦予了人召命。在舊約,神與亞伯蘭立約(這約的應許成份甚重),亞伯蘭要做的就是相信神,離開本地、本族和父家,往迦南地生兒育女。(創十二1-3)這是亞伯拉罕之約(Abrahamic Covenant)。神在西乃山藉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,以色列人要做的就是遵行律法,不違背神的心意。(出十九3-6)這叫摩西之約(Mosaic Covenant)或西乃之約(Sinaitic Covenant)。神藉拿單先知向大衛傳信息,是祂召大衛作王並立大衛的子孫接續王位,大衛的召命就是按神心意去管理神的百姓。(撒下七8-17)這是大衛之約(Davidic Covenant)。主耶穌基督更藉祂的寶血(救恩)立了新約(林前十一25),我們的召命就是成為信靠和順服神的子民。
總括來說,神主動與我們立約,祂要成為我們的神,祂要我們成為其聽命的子民,這約賦予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和召命。神始終守約施慈愛,我們又能否守約到底?
陳啟興牧師
2021年3月15日
保羅的人生觀
最近重溫腓立比書第一章,發現保羅真是以神為其生命的主宰和焦點之典範。在信首的問安語,保羅自稱是基督耶穌的僕人(第1節)。在當時的希羅文化,僕人是沒有自主權的,保羅視耶穌基督為主人,他的生命主權屬乎主,耶穌基督要他作什麼人,他就作什麼人;耶穌基督要他做什麼事,他就做什麼事。在緊接問安語的感恩語,保羅要感恩的,是腓立比信徒一直同心合意興旺福音(第5節),保羅心之所繫的,不是自己的事,乃是福音廣傳,神的國度擴張。之後保羅為腓立比信徒代求,祈求他們的愛心不斷增長(第9節),至終的目的是能夠歸榮耀稱讚給神(第11節)。再一次顯明,保羅看重別人的益處,更看重神得榮耀。
保羅接著道出他的現況,他雖然身陷囹圄,卻仍然歡喜,他歡喜的原因是基督(福音)被傳開了(第18節)。保羅不在乎一己的榮辱得失,只在乎神的旨意成就,就是福音被傳開。保羅趁此機會更表明他的事奉心志和人生目標,「無論是生是死,總要讓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。」(第20節)。保羅最切慕和盼望的,就是基督在其生命中被尊為大,彰顯祂的榮耀。當我們籌劃我們的人生,會否有此只見基督、不見一己的心志?在第一章末,保羅勉勵腓立比信徒,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,又要為福音的信仰齊心努力(第27節)。保羅對己對人的期望,皆以神的旨意和國度為念,尤以傳揚福音為重。
從腓立比書第一章,我們清楚了解到保羅的人生觀,他雖然受捆鎖、被攻擊,斷不以自己的事為重,卻事事以神為先為重,保羅的心腸深深感動和激勵我。在今日利己主義膨脹的社會,基督徒的祈求有時也聚焦於一己之福,過於自我中心。願意保羅的榜樣常常激勵我們,幫助我們將生命的焦點和主權置於神大能的手中,得享豐盛的生命和真正之福樂。
陳啟興牧師
2021年3月22日
作主門徒
耶穌吩咐所有基督徒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(太廿八19-20),我們必然先問兩個問題:「首先,甚麼是門徒?其次,我是否門徒?」基督徒或信徒是相信耶穌基督的人,但他們不一定是門徒。「基督徒」一字在整本聖經只出現寥寥數次,但「門徒」一字卻出現了260多次,很明顯,神關注我們是否祂的門徒。希臘文「門徒」一字基本上解作「學生」或「學習者」,耶穌口中的門徒較「學生」有更深邃的意義,套用已故海外基督使團總主任 John Oswald Sanders 在其書 Spiritual Discipleship: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Christ for Every Believer 中對門徒的定義:「門徒是耶穌基督的學生,他不但接受主的教導,亦將之應用在其生活中。」門徒是耶穌基督的追隨者,他的生命應當流露出耶穌基督的影子。基督徒在認信時一般會承認耶穌基督是他生命的主宰,但他們可能不太了解其中的含義,更遑論實踐出來,所以他們只是信徒,並非門徒。門徒的生命能夠反映神的真理。
有一次,一位姊妹在一個聚會中分享她蒙召事奉神的見證。在分享期間,她拿出一張紙來,說:「這張紙寫上了神對我一生的計劃。」會眾很是好奇,究竟神對這位姊妹有何呼召?這位姊妹把紙張舉起,會眾看到的只是一張白紙,下款有該姊妹的簽署。該姊妹說:「我接受神給我的任何計劃,雖然我現在不知道是甚麼計劃,我交由神填上一切。」這真是作門徒的正確心態!主要我成為怎樣的人,我就努力成為怎樣的人;主要我做什麼事,我就竭力做什麼事;一切聽主吩咐,一生由主界定。「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。」(加二20)「這就是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:……無論是生是死,總要讓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。」(腓一20)保羅堅定立志作主門徒,我們該效法他,因他效法了基督。
門徒是決心一生學習和跟從主耶穌的人,而非常常自我規劃人生的人。我們要先作主耶穌的門徒,才有望使別人作主的門徒。
陳啟興牧師
2021年3月29日